我市多措并举织密校园“安全网”

发布日期:2024-05-27 09:12 来源:滁州日报 阅读: 字体【  

学校安全是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底线和生命线。今年以来,市教体局始终把校园安全放在首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多次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力筑牢学生防溺水安全防护网,为师生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点亮校园管理“平安灯”。组织全市教体系统校园安全督导检查,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奔基层、直插现场。以民办学校、寄宿制学校、边远小规模学校为重点,随机抽查学校、校外培训机构,了解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加强安全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重点围绕用火用电用气、消防日常管理、基础设施保障、应急疏散演练等方面督导压实安全管理责任;强化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用好“案例教育法”,切实提升广大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逃生能力水平;落实属地责任,细化工作方案和检查重点;组建联合督导组,分级开展学校消防安全工作情况实地督导行动,对督导发现的消防安全隐患问题,一律视同安全事故,严格挂牌督办全面倒查追责。

织密校外培训“防护网”。聚力高位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持续推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批监管;印发课后服务工作方案等配套制度36个,建立起校外监管和校内服务体系;建立校外教育培训行政执法协调协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校外培训网格化排查治理;立案查处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取缔无证无照黑机构;加强源头防范。多渠道公布校外培训监督举报电话,提示家长主动拒绝违规培训;采取银行托管、风险保证金缴纳两种方式管控培训机构预收费行为;定期开展问题处置交流研讨,编制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监管应知应会、行政执法一般程序流程,定期开展桌面模拟演练和执法练兵,不断提高一线执法人员业务水平。

拧紧防溺水“安全阀”。牢固树立“学校安全无小事”的思想,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建立“党政同责、社会共管”责任体系,确保全市防溺水工作有序推进;全面提升学生防溺水能力,鼓励中小学校开展学生游泳技能培训;注重预防为先,组织开展常态化安全隐患排查,分级分主体建立安全管理隐患台账,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清单化、闭环式整改销号;压紧部门责任链条,切实构建完善市、县两级防溺水联防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突出科技赋能,预警防范智能化,开发智能化“防溺水”场景应用,接入公安、水利等部门视频资源,安装科技防溺水摄像头,为重点水域提供全天候数字防线;以网格化管理共建协同联动体系,配备水库、河流防溺水视频网格员;宣传教育全员化,通过专题家长会、播放警示宣传片等方式,开展节假日防溺水专题教育活动;通过电视媒体每天滚动播放防溺水宣传,电信等运营商定期发布提醒短信;聚焦看水管人,队伍组建专门化;加强技能培训,疏堵结合科学化,鼓励中小学与校外游泳场馆和社会资源深入合作开展学生游泳技能培训;在有条件的区域因地制宜建设简易游泳池、戏水场所及相应设施,提供安全、便利、规范的亲水环境。